11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中提到分级诊疗试点全面展开,今年我国将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为突破口来推行分级诊疗,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人留在基层康复治疗。
事实上,今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并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大方向,可充分利用企业、基层以及上层医院的优质资源,降低消费者诊疗难度,降低医保费,其中主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另外,分级诊疗对信息共享平台有很大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分级诊疗试点全面展开
事实上,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分级诊疗,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患者集中在三级医院,导致三级医院资源不足,大部分基层医院的资源被浪费,“分级诊疗试点时提出的一句话就是尽量让就医不出县,即患者就诊时能在基层医院解决的就(在基层医院)解决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了解,分级诊疗原先由卫计委统一管理,并且只是在部分省份做试点。史立臣告诉记者,此次分级诊疗试点全面展开的背景在于,之前分级诊疗虽然做了很长时间,但是始终没有明显的成功案例,现在分级诊疗由国务院统一管理,国务院把这个事情下放到各省份做试点。
史立臣认为,之前分级诊疗试点时,各个省份的做法大同小异,由于成功的案例较少,试点全面展开之后将延续之前的一些做法。他向记者介绍,此前的试点包括“基层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四个层次,通俗地讲就是,患者在就诊时,先去基层医院诊断,再视病情状况转诊到对口医院,患者在上级医院做完手术后再回到社区或者乡镇基层医院进行康复,其中会对慢性病、急性病进行区分。
史立臣告诉记者,实际上在国外普遍都实施分级诊疗的模式,例如患者直接去大医院是不接待的,都得先去所在区域医院诊断(急性疾病除外),开具转诊单之后才能去大医院。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病种、慢性病在区域医院就解决掉了,既不会浪费优质资源,患者的费用也降下来了。
信息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上述研究人士告诉记者,医疗体制受政策影响比较大,而不少企业也在分级诊疗上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比如试点中也做了一些区域性的影像中心,可以共享一些B超资源等,但是,总体来看,各个企业还是在分级诊疗的细分点上着力解决一些问题,在各方面都精通的并没有。
对于目前的试点情况,史立臣认为,分级诊疗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个试点区域必须有一个平台,所有的基层、上层医院的诊疗系统、检查系统都纳入这一平台,这样上下对接就会很流畅,整个资源就将整合到一起,实现数据库的资源共享。
“以前好多地方分级诊疗试点效果一般的原因,就是上级医院有一个说法,下级医院有一个说法,转诊对接时始终出问题,包括信息资源数据,患者在县医院做了药检、血检,但是转诊的时候上级医院还要再做一遍,而这也涉及到利益协调的问题。”史立臣表示。
在其看来,资源平台整合的需要为医院以及患者之外的第三方企业带来了机遇,这些企业可以提供平台服务,将医保医疗、患者数据、医生数据等都纳入这个平台;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涉及的方案太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践都只限于某一层面,有些在移动医疗方面做得好、有些在大数据或者信息化方面做得好,仍需要一个统筹的企业,把企业整合起来,协同政府去推动分级诊疗。
事实上,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中也提出,要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平安报告指出,分级诊疗政策利好医疗服务类企业,其中先行搭建分级诊疗网络的医疗服务企业有望胜出,而立足于以专业化分工有助于分级诊疗发展的第三方医疗服务中心也将获得成长空间。上市公司中包括信邦制药(贵医云)、爱尔眼科(三级眼科医院网络)、和佳股份、迪安诊断(第三方检验)、华润万东(第三方影像)等。